时间:2021-03-10 阅读量:571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重要的信号?哪些信号是刚刚提出来的?长江EE特约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从企业家的视角出发,整理了21大独家看点,供大家参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确定企业发展总基调
《报告》提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
可能有人认为6%的提出,意味着政策的回调。其实,不能这么看。经济增速与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
2020年,中国各季度GDP增速呈现V型反转,全年GDP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同时,GDP总量也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这个目标低于国内外很多机构的预测。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专题研究报告也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左右。
这个6%目标是经过非常认真审慎综合考虑做出来的目标,是留有空间的,这也是个预期值,这个目标还综合考虑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与前期规划相比,首次提出五年的“动态性”的目标,表明政策意图同样以“稳”为主,防止由于规划初期提出的过高目标,导致在规划中后期采取过度的刺激政策。也防止没有目标而大起大落。
这个6%,将由市场主体来承担,也就是由企业来承担,意味着企业增长速度要高于6%左右,企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企业家们将根据这个基调部署与安排2021年的发展目标。
继续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
对企业寄予厚望
《报告》指出,宏观政策逐步实现“正常化”,但不会“急转弯”。
“财税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
“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50%以上,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
我们注意到报告特别强调了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把它放到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同等重要的地步,并进行了全面、详实的部署,这些政策与稳就业、保就业紧密相连。
这是中国特色的财政、金融企业救助方式。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能够超出预期达到如此水平,非常不容易。“六稳”与“六保”的唯一交集就是稳就业与保就业。
2021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在总量方面和结构方面都将更加积极有为,特别是重点支持地方财政和小微企业的导向,对经济恢复的支持力度不会"急转弯"。
对于企业家来讲,要理解中央政府的苦心,也应该更加积极有为,抓住机遇,加强措施,加快发展。
小微企业金融利好
要珍惜“再帮一把”机会
走出困境
《报告》指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有一句话,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
据统计,2021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中“小微企业”出现的次数为16次。报告中提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要注重用改革和创新办法,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
报告亮出多项对金融扶持政策,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机会。其内容之多,措施之多,令人感叹。
例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例如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个体工商户等,例如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例如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即主要聚焦于让中小微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
显然,2021年银行则要更加注重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问题。目前五家大型银行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公司。2021年银行将更加充分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让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明显增强。因此,2021年银行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将会继续增加。
从中央高层到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从公开表态到政策发布,政府工作报告传出的信号表明,小微企业获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正在逐步上升。
政策助力下,今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望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下降,相关融资难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不过金融机构在支持小微企业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控风险,不要盲目授信,避免“运动式放贷”。
作为小微企业在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上面再帮一把过程中,想方设法,走出困境,找到确定性的发展战略和解决方法,创造新的业绩。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
《报告》指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是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这其中,制造业再次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意味着制造业生产增速要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当前,中国制造业比重处于下降状态,且降幅相较他国家明显过快。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19年该比重降至27.17%。
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制造业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数和资金流入均呈放缓甚至下降趋势。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工业化进程仍未结束,产业链、供应链处于中低端,断点和缺项较多,发展空间较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努力增强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约80%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应用集中于制造业,制造业具有显著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发展制造业,借鉴德国等国家经验和做法,加大技术创新和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努力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能够看出,金融、税制、科研激励等各个方面继续大力支持制造业,如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等等。
科技创新的两个激励
迫不及待
《报告》“强化科技创新激励”的内容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报告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段强调,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中国研发投入仍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了市场机制在推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不足,企业并没有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有两个激励:
第一个激励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狠抓创新,强化创新激励,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支柱带动作用。
第二个激励是对科技项目与科技人员,直接提出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通常的激励是放在现代企业制度与运行机制上,这里锁定在科学技术的创新激励上,在项目与人才上,定位精准。包括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确实,进行大胆充分的激励,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从创造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机制着手,健全科技成果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研发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分享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收益。只有在良好的氛围和灵活的评价机制下,给人才成长提供足够的空间,才能使各类人才都能有效发挥出才能。
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数字经济上差距明显,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相继进入世界500强,势头很猛。而国企动作迟缓,值得深思。国企干部不能冒险、不敢犯错误,没有容错机制,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改革。现在中央提出要激励,不要光想到投入,更重要的是内在动力。
从改革规律看,正向激励最容易调动队伍的动力与积极性。激励机制是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的动力源泉,易于激发发展潜力、释放活力、提升效率。尽管中央企业给予科技人才的奖励激励待遇在上升,但相对于一些民营企业所抛出的较高比例股权激励措施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人才流失有所加速,甚至有点久旱待雨的情绪。
2021年起,可以指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入历史上最为兴盛的年代,而这两个激励是强大的动力。
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报告》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报告中讲到,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科研政策目前呈现“两条腿”走路的结构,一方面政策力推的是强化国家的战略科研力量,这其中包括国家实验室的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等等;另一条腿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
针对企业的科技政策有很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属于特别有力的一类,从50%到75%再到此次针对制造业的对制造业增加到100%,力度进一步凸显,对科技类的制造企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给企业真正的自主权。即除了少数个别的涉及国家战略的类别,向什么方向创新应该由企业来提出,而不是由政府。
一方面,大型企业要利用科研机构、小型企业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支撑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大型企业向科研机构,中小公司开展开放创新,一起合作推动技术开放研究。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报告》强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方面,在芯片等产业内,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的意义格外重要。
报告提及的“基础再造工程”,涵盖了底层芯片元器件、材料、半导体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芯片制造的攻关工程。
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中国的产业类别是最完整的,配套齐全,并深度融入了世界产业分工体系,这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这里面包含了“强链”和“补链”两层意思。
“强链”,就是进一步锻造长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增强发展主动权。比如着力培育发展新型产业链,如5G、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链,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此外,我国很多传统产业链量大面广,很多传统产业链的生产总量是全球第一,产业链的完整也非常重要。
“补链”,是补齐短板和弱项,确保关键时候不“掉链子”。主要是两方面工作:一个是产业技术再造工程。就是针对弱项短板比较集中的领域,通过应用牵引、整体带动、揭榜挂帅等新机制组织攻关。另一方面,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布局了1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下一步,要围绕产业创新,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优化产业链供应链
大中小微企业形成新链条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分工体系、价值链、供应链重组重构的过程,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全球新的规则体系重建的过程。
《报告》提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
《报告》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
可以预料,重构产业链条,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新的课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释放国内需求的过程。
关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十四五”期间将出现一个新现象:以国有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重点产业链、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形成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局面,以加强要素保障,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也可以由大型企业提需求、建生态、组织资源、串联上下游,由小企业聚焦单点突破,然后大企业做整合联动开拓市场验证应用,最终达到产业链自立自强的目标。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报告》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这是数字经济第四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来,数字经济再一次出现在最高决策话语中。
可以看出,从政策层面来看,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从实践层面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增速最快、创新力最强的一股力量;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提升;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市场共识。
每一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一部分。推动数字化转型,涉及到很多角色。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家。数字化转型是组织流程、商业模式的重构。企业家进行重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资源,促进价值的创造。对企业家来说,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重构,创造价值是必须过的关口。
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对70%的目标实施攻坚与突破
《报告》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节,介绍国企改革内容。重点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我们注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制定,在报告中是作为2020年成就出现的。同时也作为2021年重点工作部署的。
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三年的思想解放与决策形成阶段,2015年后的四年是提出政策体系与边试边行阶段,从2020年开始是国企改革集中实施突破的“三年行动”阶段。现在,力争到今年底完成“三年行动”改革任务的70%以上,这个信号明确而具体。
自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之后,进入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新阶段。但是近6年来,国企国资改革在一些重大的攻坚克难关键问题上突破有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进入第二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70%以上”这一目标体现了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二个年头推进改革落地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可以期待,2021年的国企改革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年、突破年、见效年。
笔者注意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2019年是“加快”,从“推进”到“加快”,预示着国资国企改革的紧迫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提升成效”,有递进关系;2021年索性直接用“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的提法最早是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2021年1月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讲的:“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8天后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使得这个“70%”消息坐实。2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答记者问,对今年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围绕三年行动70%的目标,紧锣密鼓、扎实有序推进。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成为目标
《报告》的改革内容中出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出现在同一句式,中间加上一个“和”字,引人注目。这个提法在酝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时便开始讨论,2020年7月30日中央深改委会议通过了该方案,并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披露。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2015年后得到突出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在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始终强调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这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国外复杂局势的重大决策。然而,一度有人认为“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可以替代“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就意味着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
国有资本是国有经济发展的物质属性,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发展的组织属性,或言之是“人”的属性,两者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需要澄清认识,准确理解“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关系,把握其内在统一性,反对将两者割裂与对立,才能保证国资国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既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重大实践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这一重要表述,具有纲领性特征。
混合所有制改革
进入深层次矛盾解决阶段
《报告》在讲到国企改革时强调,除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表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内容中唯一的。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代表性。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提法是“稳妥推进”,2019年是“积极稳妥推进”,加上“积极”两字。
2013年来,混改基调屡屡发生变化,一度由积极变为“有序”“稳妥”。“积极”二字意味着许多变化将要发生,即混合所有制改革由设计迈向更大规模行动。现在用“深化”两个字,指出了方向与重点。目前四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与“双百行动”,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重心由混向“改”转变。
“深化”意味着很多深层次问题要化解。混改形式上从单一的混改走向以混改为主线、借混改推进综改的新阶段,就是一种化解。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心由“混”向“改”转变,是“三年行动”与“十四五”规划改革的焦点。
整体上,“十四五”期间,在多数国企混改的阶段性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重点将转入市场化机制改革;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变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十四五”期间,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和管理资本的重要载体。
能源、交通、电信行业
加快向民企放开
《报告》提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
报告特别提出“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因为各类市场主体都是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过去也讲过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航空、铁路等领域的放开,现在是从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角度强调改革。
预计国有企业竞争性业务将全面推向市场,从竞争性环节开始,实行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上势必得到重要推进。比如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铁路、航空与公共事业六大板块中,那些是公益性环节,将其抽出来,成立管网公司,实行网运分离。让更多的企业业务走向市场,向民企开放。
提高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严格监管自然垄断环节,切实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包括放开发电、用电上下游两个环节,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包括推进油气管网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和深化铁路行业改革、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类分业经营、烟草构建设适度竞争新机制等,使得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
继续就业优先
企业就业难和招工难矛盾更加突出
《报告》提出,在2021年就业方面的具体预期目标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出于这个目标,就业优先政策将继续强化,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实际上,过去五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达到1300万以上,且均超额、提前完成预期目标。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年初调查失业率快速上升,2月份曾达到了6.2%,此后逐步回落,全年平均为5.6%,低于6%的控制目标。
目前,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仍然在1500万人左右,今年的高校毕业生909万人,达到新高。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
现在每一年新增到就业市场中的人群,高学历已是普遍现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在新增就业人群中的比例已经接近70%。一方面,毕业生会对就业质量有要求,导致中高端岗位供小于求;另一方面,很多基础制造业、服务业企业招不到人。这些,对企业形成了压力。企业化解就业结构性问题,应大力推进灵活就业,把其作为长期、稳定、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就业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一种偶发、临时、弹性的就业方式。
保就业必须与保产业紧密结合,没有好的产业就没有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坚定不移扶持企业发展,下大力气做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企业用好“互联网+”
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
《报告》提出,运用好 “互联网+” ,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目的是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这是在国内循环背景下,企业的责任。
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而线上线下融合,又被视为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方向。在消费市场中创新产品和迭代服务,不单单要求线上带来新商业形态及便捷性服务,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新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疫情时代的消费市场变化,不少平台抓住了潜在的消费增长机遇,大力投入发展起社区团购等新商业模式,生鲜、生活日用品和本地生活服务消费都呈现出社区化趋势,可以说这一消费模式更加直接打破了消费需求和供给方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消费和服务都愈发便捷高效。
但在消费方式的变迁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线上线下建设各自为政,管理各行其道,甚至服务冷热不均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态的有序运营,正是从侧面敲打社区团购等新的消费模式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营造线上线下的健康生态。
同时,技术创新确实可以驱动服务优化,但对于提供互联网服务和技术赋能的平台型企业来说,如何在探索线上线下创新服务的过程中,合理地打破边界,有效进行深度融合才是关键。报告中鼓励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这无疑对美团、饿了么、滴滴以及拼多多等,当前在社会民生服务中提供技术赋能的平台型企业提出了要求。可以预料,新的消费必然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维护市场环境
《报告》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去年11月《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今年2月正式发布后,平台经济反垄断已成趋势。
因为互联网马太效应,平台公司在其自身领域有优势地位,且正在持续扩张。目前,平台经济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14亿人口,微信用户12亿,支付宝用户10亿,淘宝用户8亿,抖音用户6亿,人们日常生活中,美团、滴滴等平台已经深度介入。
平台规模扩大的同时,一些问题开始出现,比如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算法合谋、个人数据收集与共享、捆绑销售产品或服务、扼杀性并购等,单独的个人或小公司与庞大的平台相抗争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此次政府部门强化反垄断,如果实施得当,会有助于社会公平,也能给平台经济注入一种创新的活力。当大型平台的过度扩张受到限制,会有利于竞争和创新,也可以期待之后出现一些新的创新公司。
大城市群、都市圈与民生项目
为企业带来机遇
《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同时,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中心城市大型化是城市化发展的规律,目前,中国的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正在和周边城市一起发展成为城市群和都市圈,他们的活力在经济发展中一再在验证。
城市不光有房子,还要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等必要的生活保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更新不光是楼宇、道路、设施等硬件的更新,更应该是城市功能的更新。
今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数量从去年的3.9万个,增加到了5.3万个,规模进一步扩大。老旧小区改造为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安全、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想象空间,市场研判老旧小区改造将创造10万亿的商机。
显然建筑、交通、建材与公共事业随着城市改造的不断深入,空间很大。新的建设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面的参与和利益,如何审批、钱从哪里来、存量资源如何整合利用等问题,在全国实践中呈现出了部分可复制模式,这些问题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推进生产准入等全流程改革
把汽车等行业推到临界点
《报告》提出,实施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进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
此前,汽车行业也曾经有过生产准入的改变,但主要是在新能源汽车上。目前,因为汽车生产相关的规定,新造车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代工和自己购买资质的方式生产,但多家新造车企业表示仍然希望有自己的生产资质和工厂。此后,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准入放开,此次报告中提及的不再是新能源汽车准入改革,而是汽车生产准入和流通的改革,这意味着在燃油车领域,可能同样也会进行改革。
汽车行业正处于全面放开的关键节点上。按照此前安排,在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2018年算起),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这意味着在明年,中国汽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汽车企业如果大批量进入中国,对中国汽车企业的重新洗牌,将形成巨大的冲击。
强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报告》明确提出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等重要工作部署,这充分表明,政府希望将绿色低碳产业培育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借此引领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碳达峰表面上是约束碳排放强度问题,而本质是能源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是一个宏大愿景,将深刻影响今后中国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的形成,其目标的实现充满挑战和压力,但对企业来讲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这意味着中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等各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毫无疑问,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企业家们当未雨绸缪,认准形势,调整经济结构。
企业家要理解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达成是系统工程:一方面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如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比例的提高,因而报告提出需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关乎存量部分传统能效提高,因此节能板块也是非常重要的布局领域,需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优先推动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高质量发展,努力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成为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对于环保产业而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有关商业模式的新思考,需要从纯粹依赖以投资含投资建设为主要模式的末端污染治理方式,转向以运维服务、高质量绩效达标为考核指标的方式。
弘扬工匠精神
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报告》再次提出“工匠精神”。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优势的消失,只要敢跑,不顾一切往前冲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面临的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也在变化。
“工匠精神”曾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成为各界热议的词。现在再次强调“工匠精神”背后折射的恰恰是中国经济转型逻辑。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最终还是要靠人。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品质的重要环节。
“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和企业家的必备素养。“工匠精神”包含的既是用心制造、锲而不舍的态度,也是开放探索的观念,还是诚信果敢、勇于承担的态度与责任。显然,“工匠精神”不光是一个手艺的传承,更关键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发扬“工匠精神”,让产品精益求精,才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弘扬企业家精神
于变局中开新局
《报告》再次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
在去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出五点希望,“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2015年、2016年,“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先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9月,《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发布。而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家们在“共享”员工、“上云”转型、“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中彰显出勇气和担当。
要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中国企业家们依然任重道远,中国企业家精神还应有更丰富更铿锵的内涵。
时下的世界,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复杂,我国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
越是这个时候,中国企业家越要胸中装着“全景图”、眼睛盯着“大棋盘”,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拿出真功夫,练就真本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Copyright 2019-2020 北京青松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03750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