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线上商学院

线上商学院

首页 > 线上商学院

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在于方法

时间:2024-11-11 阅读量:120



我们常说,管理者最大的底气,来自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任何问题到你这里都能终结掉,那么你在工作中的价值就是无可替代的。


那么,什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到这个,有些管理者就会疯狂地去找套路,找方法,以为搜集了很多套路,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它是浮于表面的,靠不住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在于方法。


方法论的局限

作为管理者,如果你只会像搜集癖一样地囤积方法,机械地套别人的做法,那么你就变成了方法论的囚徒,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执着于搞套路,搞方法,是典型的犯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就像《毛选》中所说: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把片面的相对的真理夸大为普遍的绝对的真理,他们的思想不符合于客观的全面的实际情况。”


方法论有3个明显的局限。


1.时间上,基于过去


你能学到的方法,一定是别人针对过去的问题,解决后所产生的经验、规范和思考的总结。


所以,任何方法都是基于过去的,你一成不变地拿来用,那就是在刻舟求剑。


比如,过去有的管理者,喜欢以权压人,下属因为选择少,被迫对领导言听计从。


但现在时代变了,选择多了,你学了这套老方法管理年轻人,那么一定会遭到逆反,没有人会信服你。


因此,过去的方法,是很难在当下奏效的。


2.空间上,针对特定的人事物


任何方法的诞生,都是别人在特定环境下,面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问题而产生的。


它跟你所面对的人、事、物、环境,都不一样。你把它平移过来,照本宣科地用,那就是在邯郸学步。


比如,大公司为了保持市场份额,采取成本领先战略,打价格战。但如果你刚创业,就学大公司的方法,搞价格战,可能两三天就会被耗死。


3.心理上,容易产生路径依赖


方法和套路这个东西,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幻觉,那就是它好像拿来就可以用,而且路径短,见效快。


有些思想懒惰的管理者,今天听一个大师的发言,明天学一个大V的秘籍,不加思考和鉴别,就套在自己的团队上,把下属折腾得死去活来。


结果他既搞不好业务,也带不好队伍,久而久之甚至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当下产生的新问题。一个习惯了套路化的管理者,是没有前途,没有价值的。



想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识别和定义问题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最重要且最困难的工作,并不是找到正确答案,而是发现正确的问题。”


没错。发现正确的问题,核心就是能够定义问题。


你能够定义问题,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从而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定义问题的能力,不像浮于表面的套路和方法那样,它是可迁移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一个问题里兜兜转转,那是因为,我们一直想要匆匆忙忙给个解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乱且无效。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总结起来无非就以下3类问题,你一定要识别、定义清楚,然后有针对性地用不同的对策去解决。


1.日常性问题


所谓日常性问题,就是那些看起来简单、重复出现,但是又必须要做的事情。


比如定期的例会安排,日常性的客户预约,销售工具库的更新迭代等等。


又比如稍微复杂一点的,交付一个常规项目,每一次要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它也就慢慢变成了日常性的问题。


当一个问题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一定要快速识别、定义清楚,它是不是属于日常性问题。


如果它是,那么你就应该把它纳入到日常的流程规范当中。


每家公司都有针对日常性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像客户管理制度、销售签单手册等。


即使没明文规定,也会有潜在的共识,针对重复出现的问题交给谁处理,怎么处理。


你作为管理者,面对日常性问题的时候,核心就是两点:一要利用流程,二要懂得授权。


流程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重复性的问题,同时避免不确定性;而授权,既能锻炼下属,又能把自己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2.技术性问题


技术性问题一般是关于特定业务、特定目标而产生的难题。


它更加复杂,也没有现成的办法去套,非常依赖核心骨干、专家型员工的经验、方法和知识。


比如,公司新品上市,你的团队负责市场推广。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经验、能力强、敢闯敢拼的骨干来负责整个项目。


整个推广过程,包括竞对的调研,策略的制定,资源的调动,节奏的安排,团队的协同等,都需要他极强的专业性。


这一类问题,是现有流程、制度、方案解决不了的,但是它又极其重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你是管理者,一定要能够识别出技术性问题,因为这是你应该重点管理的地方,也是体现你价值的所在。


管理技术性问题,分为事前和事后2点。


事前,你要做好排兵布阵,定好赏罚制度。


谁是项目负责人,谁是各条线的负责人,你要清清楚楚,挑选合格的人去执行。这个在《选人用人19讲》有专门讲解,你可以直接拿来用,不赘述。


另外,你也要提前定好赏罚制度,做好了会有什么奖励,没做好会有怎样的惩罚,要跟团队达成共识。


事后,你要沉淀知识、经验,将其流程化,变成日常性问题。


这其实是你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核心骨干的知识经验,是存在于他脑子里的,他能解决问题,并不代表团队能解决同样的问题。


所以,你要把他的经验萃取出来,形成流程和体系,变成团队可复用的资源库。


团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够随时调用,有章可循。


这其实是让一个技术性问题,变成了日常性问题。


如果团队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下,都在处理日常性问题,那么效率和确定性都会极大提升。


你千万不要把问题定义反了,在日常问题上抠细节,而对于技术性问题却做甩手掌柜,那么你永远都会陷于琐碎,忙不出个所以然来。


3.创新性问题


什么是创新性问题?


就是那些不在现有业务框架、制度体系内的问题。


比如,公司要做一个新业务,要开拓一个新城市,或者现有业务要换一个大方向。


这一类问题,比日常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它们没有标准答案,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为此,你必须做到两点。


①远见卓识,把好方向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懂得怎么干的人,总会有份工作。懂得要干什么的人,总能当前者的老板。”


别人跟着你,是因为他不知道要去哪里,而你知道方向在哪里。


所以,你必须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知道团队的方向、公司的方向、行业的方向。


你得抓住大势,变革现有模式,组织精兵强将,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远见卓识。


②转换场景,把问题降级


创新性的问题,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场景变换,比如,客户变了,需求变了,技术更新迭代了,所以会让人感觉到陌生,不知所措。


你作为领导,要善于把陌生的场景,转换成团队熟悉的场景,让他们在熟悉的业务下工作。


这样就相当于把问题降级了,从创新性问题,变成了技术性问题。


从而每个人都能够面对具体的、熟悉的问题,调用已有的能力去攻坚克难。


比如,你跟团队说,我们要干一个新业务,大家开始干吧,这样大家是不知道怎么干的。


但是如果你提前探索出了新业务的客户是谁,竞争对手是谁,产品形态是什么,需要的能力是什么,那么下面的人就能够知道怎么用力。


这就是把问题降级了。


日常性问题、技术性问题,是致力于正确地做事;创新性问题,是致力于做正确的事。


最后总结一下,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方法,因为方法是有很大局限的。管理者想要解决问题,关键是能够识别、定义出3类问题:日常性问题、技术性问题、创新性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各个击破。


社交媒体

  • UMT教学中心

    UMT教学中心

  • 青松商学Tsingsong

    青松商学Tsingsong

  • 青松商学

    青松商学

  • UMT教学中心视频号

    UMT教学中心视频号

我们的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启迪科技大厦C座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18901122790

电子邮件:Tsingsong2020@163.com

>> 课程咨询

Copyright 2019-2020 北京青松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03750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7721